Blue Flower

數學咖啡館-互助共好的教學實踐
主講者:彭甫堅老師
地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回程到高鐵的車上,
彭老說:,來偏課堂記錄吧。
我就說好。但回到家有點累就休息了。
結果一起床~赫然看到兩篇記錄文出現。
因此馬上打開電腦開始寫記錄。
不過,我想我會比較像是寫心得吧,記錄心情。
兩三週前在國數館社團上看到這場講座的訊息,
加上近期在FB上看到彭老發表的知識地圖分享,
就想著一定要來取經,
雖然回應中彭老說便當一個大家一起分,
但是我告訴他身為校友,便當街我很熟。
為了知識地圖的細節,來到彰師。
來到現場,因為彭老提到下午的部分要引導師培生做產出。
心中正盤算著要怎麼做(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次)
看到其他的數咖伙伴,帶著許多道具前來,
心中一驚,我是兩手空空的狀態,開始擔心分組後少了教具活動會不會讓學弟妹們覺得無聊或是沒亮點。
不過再會前的閒聊中,也慢慢的確立了整個活動的方向,
算是放心許多。
上面是心情的部分,不小心打太多了,哈哈。
課程的前半段真的完全吸睛~~
教書多年,三角函數真的事一個很容易卡關的地方,
因為公式多,總是想著各種方式讓學生可以記得公式,
接著又要想著各種方式讓學生知道何時該用什麼公式,
這次看了彭老的知識地圖,
發現竟然只用一個重點就把所有的知識點串起來,
同時再帶入所有公式的推導,
光是這個部分,就一整個不虛此行,
之前是在FB上看到分享,
今天是聽著彭老一步一步的帶出所有知識點。
更發現了其中的神奇之處。
連大學生們聽了都說,忽然覺得三角函數變簡單了。
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在聽的同時,
思考著知識地圖之於整個單元架構的重要性在哪~
發現,就在脈絡上,就在我們想讓學生瞭解的,
什麼時候要用什麼工具來解決問題。
早上場結束之前分組帶開,
我告訴學弟妹們,利用吃飯時一邊思考或討論一下我們的主題。
正弦和餘弦定理
下午進行的是引導討論,
使用的是艾思客討論法,正好之前學校有進行過類似的研習,
雖然沒當過引導者,但還是上場了。
經過反覆的發散和收斂後,學弟妹們很厲害的在一個半小時內收到準備產出結果的狀態,
雖然在時間不夠用的情況下,
只產出了三分之一
但我覺得他們已經很厲害了,
想想我當年還在上教材教法時的迷途的模樣,
忽然感覺到,這不就是一種傳承嗎??
帶著學弟妹們找到教育的路上屬於他們自己的東西。
更覺得今天來對了。
會後也告訴他們,有問題可以隨時提出來。
彼此分享討論會是進步的最大原動力。
會後的晚餐,透過聊天,
又學習到很多,就有如是第三堂課一樣,
總結是~~收穫滿滿的一整天。
後記:
從沒想過會回到彰師在這樣的講座上當起了助教,
但一個轉念,
想著如果今天的引導能讓學弟妹們更瞭解課程的架構與脈絡,
那就是除了我自己來取經的收穫之外的最大收穫了。
彰師數學一題五百經過20年依然存在
107級真是個可怕的數字顯出我是老人家了
最後的最後~~照片因為我拍的少,就請參閱彭老及宗霖老師的文章囉

Add comment